惠阳

招商网

惠阳招商网  >  惠阳招商引资

惠阳招商引资

惠阳区基本概况惠州市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中下游。总面积1262平方千米。境内通行客家话,即惠阳话。总人口55.8万人。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风水宝地。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2009年完成生产总值152.98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财政总收入16.77亿元,增长20.2%,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2亿元,增长23.4%。农民人均纯收入8323元,增长14.8%,其他经济指标也稳定增长,三次产业结构为5.4:49.7:44.9。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1亿元,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元,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外贸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坚持“外向带动”战略,积极开展“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形式的招商引资活动,使全区工业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园区经济初具规模,一批如联想、中建电讯、东亚电子等技术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了充分发展。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55亿元。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办起了一批较大型的优质谷、荔枝、蔬菜、速生丰产林、花卉等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三高”农业基地,为惠阳农业的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益发展提供了支撑,推动了全区农、林、牧、副、渔各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使农业商品率达75%以上。狠抓各类实体市场建设,形成了农村集贸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的市场网络。其中,投资1.8亿元的惠阳商贸广场是目前粤东南地区商贸规模之最。宾馆、酒店、旅游、金融等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种市场要素不断活跃,民营企业在各种优惠措施下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全区民营企业有1412家,其中注册资金超过千万元的有7家,进入惠州市“私营企业100强”的有13家。经济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各种发展机遇,不断调整发展思路,优化经济结构,推动了经济健康快速发展。2003年底,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总收入4.4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68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增长16.1%;外贸出口总额13.07亿美元,增长11%;农民人均收入4370元,增长5%。在2003年第三届惠阳区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评价中,惠阳由2001年第二届的第45位上升为第40位。工业生产快速增长。坚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采取“筑‘巢’引商、以商引商”、“走出去、请进来”及举办各类招商活动等办法,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外向型工业蓬勃发展,达到了“让外商发财,促惠阳发展”的目的。2003年8月举办了规模空前的惠阳区首届投资环境推介会,大力宣传、推介了惠阳优越的投资环境和今后的发展战略,展现了撤市设区后惠阳的新形象、新风貌。共签约项目合同或协议55个,总投资9.26亿美元,其中外资项目42个,投资金额6.4亿美元;内资项目13个,投资金额2.86亿美元。2002年,全区合同利用外资2.1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8亿美元,使全区现有外资企业达697家,其中“三资”企业205家,“三来一补”492家;工业总产值141.17亿元,其中外向型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园区经济初具规模,目前已建成工业园区12个,规划面积23.2平方公里,已开发面积8.8平方公里,落户企业87家,累计投资2.1亿美元,2002年完成工业产值84.8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9%。一批如联想集团、中建电讯、东亚电子、中狮电子等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2002年联想、中建科技园分别实现工业产值42.4亿元和10.3亿元,比增36.2%和24.7%;新圩东亚集团总投资9000万美元,占地3万平方米,主要生产电子音箱,音箱产量占全球的23%,居世界第一位,2002年实现产值工业22亿元,发挥了促进惠阳区工业尤其是高新科技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开展粮食创高产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确保了粮食稳产、高产;采用股份制、集约化等方式,建办起优质谷、荔枝、蔬菜、西瓜、速生丰产林等“三高”农业生产基地113个,面积8.1万亩;组建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55个,其中农业龙头企业4家,促进了农、林、牧、副、渔各业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农业商品率达75%。2002年农业总产值10.1亿元,其中“三高”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60%以上。第三产业繁荣活跃。全区有各类市场52个,总面积20.4万平方米,形成了农村集贸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批发市场相结合市场网络。其中投资1.8亿元、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中山商贸广场是目前粤东南商贸设施之最;平潭蔬菜批发市场蔬菜日成交量1.25万吨。有酒店、宾馆45家,其中三星级宾馆5家。各种市场要素不断完善和活跃,尤其是个体私营企业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获得了迅速发展,全区目前有民营企业1226家,注册资金14亿元,其中注册资金超千万元的27家,进入惠州市“私营企业100强”的13家;个体工商户9168家,注册资金9102万元,从业人员2.1万人,去年上缴税收8926万元,占全区税收的27.1%。2002年,全区消费品零售总额23.1亿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4元。良好的投资环境。位于惠阳大亚湾的惠州港为国家一级口岸,对外籍船舶开放;惠澳提路贯穿境内直达惠州港,是京九铁路南端最便捷的出海口;深汕、惠深、广惠高速公路穿越境内,惠澳大道、惠淡公路将惠阳区与惠城区连成一片,全区公路通车里程646.6公里,公路密度为70.6公里/百平方公里,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区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4.4万门,已开通程控电话11.6万门,移动电话用户15万户,电话普及率达28.4%,国际互联网连接所有城镇,邮政营业基本实现电子化。全区拥有输变电站12座,其中500千伏输变电站1座,110千伏输变电站9座;有日供水40万吨供水系统。供电供水充盈,完全能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全区有派出所22个,民警1016人。建立和健全各项防范机制,创建了安全文明小区,全面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建立了投资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包括供水、供电、通信、税费、用地等优惠措施,实行了“一个窗口”收费和办理投资手续“一栋楼、一站式”办妥制度,不断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为企业提供优越的发展环境。黄沙洞温泉度假区黄沙洞温泉度假区(又称:矮坡温泉)位于惠城区横沥镇中北部的黄沙洞村,是惠州市最高尚的度假区之一,珠三角绿道网3号绿道进入横沥镇后就绕开了东江,沿着X203县道往东北方向延伸,终点就是黄沙洞温泉度假区。主要景点黄沙洞村有刘氏宗祠、惠林汤泉山庄、惠州洲际度假酒店、鸡田蚂蚁、黄金山、金担杆、铜古寨、大亚湾碧泉水上乐园等多个景点,以及富有神奇传说的炽麻碗故事。1.刘氏宗祠(马鞍山祠堂)根据刘氏族谱可知黄沙洞村自明代初年就有刘姓祖先自中原而来开垦这片土地,因此这座刘氏宗祠有一定的建筑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黄沙洞“马鞍山刘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乾隆鼎盛时期,为江西省黎姓风水先生点穴,本族邦相等宗长主修,后于民国二年(1913年)再次修缮一新,宗祠至今约已经历200年风雨洗刷,全赖后裔的全力维护。2.惠林汤泉day spa会所惠林汤泉day spa会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横沥镇矮陂黄沙洞温泉度假区,旅游区以巴厘岛风情为主题,远离城市尘嚣。度假村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分为室外大型温泉浸泡区、室内豪华休闲综合会所、顶级高档独立Spa别墅区、特色风味餐厅四大主体。3.惠州洲际度假酒店惠州洲际度假酒店由富力地产投资建设,是中国首家“洲际”品牌的温泉度假酒店,广东省最顶级温泉度假酒店之一。4.大亚湾碧泉水上乐园位于风景如画、绿树成荫、泉溪成河的澳头镇小桂村笔架山脚下,紧靠惠深沿海高速小桂出入口,交通便利,园内的泳池水均由山泉水引入,水质符合国家质检部门的要求。自驾车路线惠州———汝湖———蓬凌———横沥———矮陂———黄沙洞深圳——机荷高速——惠盐高速——惠河高速小金口———广惠高速———横沥———矮陂———黄沙洞广州———广惠高速———横沥———矮陂———黄沙洞历史、地理历史惠阳市区淡水因古井得名,宋末年间,淡水只不过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墟,叫“上墟”。自从古井开凿之后,小镇人口才逐渐增多,到了乾隆初期,淡水才形成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墟”。 关于古井的传说,由于有着官方的记载,因此对当地人而言已不再神秘。据《惠阳县志》,古井平面呈不规则形状,沙底、井栏用石构筑,长约8米,宽6米,深约1.8米。井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源源不绝、四季常溢、水清且淡,故名“淡水古井”。 传说某年大旱,一农夫戽水灌田。中午骄阳似火,其妻往田里送粥。途遇一蓬头垢面、步履艰难的老翁向她讨粥充饥。见他可怜,妇人遂舀粥给他。老翁喝完粥后,递给妇人一节竹筒,便转身而去。农夫饥肠辘辘,正等粥喝,不料其妻只送来一节竹筒。听了妻子的叙述后,农夫大怒,将竹筒掷出数丈远,骂道:“此废物耳,何用之有!”忽然,竹筒落下的地方,水声哗然,泉水自竹筒源源不断地涌出。农夫这才知道老翁是仙人。后来,人们因此在这里筑成此井。在邓承修写成《淡水八景诗》之前,相传有人在古井里看到只能在海水里生存的青鳢鱼,于是就有了“古井连通东海殿”之说。 岁月如梭,当自来水厂的水管取代了古井之后,古井自然成了经济发展浪潮下的淘汰品。上世纪90年代末,古井一带的土地被征用建成今天的体育馆和游泳馆。自然地理惠阳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旅游资源,山、水、海、岛、泉、寺、文、史、迹等特征明显,优质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蕴量尤多。盛产稻谷、花生、甘蔗、大豆、蔬菜、水果、禽畜等农产品,以及海螺、石斑、龙虾、膏蟹等50余种海产品,“镇隆荔枝”。“马安西瓜”、“矮陂梅菜”等均驰名海内外。行政区划与历史沿革区划全区辖4个街道(淡水、霞涌、澳头、秋长)、6个镇(永湖 良井 平潭 沙田 新圩 镇隆)。其中,澳头街道、霞涌街道,以及大亚湾西区办事处由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历史沿革东晋后主祯明二年(公元588年):属梁化郡归乐善县隋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属循州(惠州的古称)归善县五代南汉置祯州,宋避仁宗讳改惠州。1913年改惠阳县。因州得名。取恩惠之意。宋代(1076年) 设淡水盐场,管理盐务事宜。场址设在今平海镇内(一说在今惠阳市淡水,后移于平海)。 建归善县初无县城,移至城东白鹤峰(今惠阳卫生学校处),南汉迁至惠州府城,明朝初由河南岸(今惠城区河南岸镇)迁回白鹤峰,明永乐年间又迁回府城。明万历六年(1578)迁入惠州桥东(称为县城)东平,将民城变成县城。建国初,县城设在淡水镇,1950年4月县城迁回惠州镇。1990年3月县城再次迁回淡水镇。1994年5月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4]68号)撤销惠阳县,设立惠阳市。2003年3月6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3]36号):撤销县级惠阳市,设惠州市惠阳区。惠阳区辖原县级惠阳市的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等10个镇。区人民政府驻淡水镇金惠大道。原惠阳市所辖的陈江、潼湖、潼桥、沥林、水口、马安、横沥、矮陂、芦洲、大岚等10个镇划归惠州市惠城区管辖。2000年,惠阳市辖20个镇。总人口862822人,各镇人口: 淡水镇 187022、 沙田镇 15255、 秋长镇 56311、 新圩镇 78832、 镇隆镇 47204 、陈江镇 79027、 沥林镇 40744 、潼湖镇 30180、 永湖镇 25103、 良井镇 27721、 平潭镇 32944、 马安镇 27496、 水口镇 64536、 横沥镇 19469、 矮陂镇 17424、 大岚镇 5949、 芦洲镇 9274、 芦岚镇 7450 、澳头镇 36196、 霞涌镇 16290、 西区虚拟街道 18390、 潼湖华侨农场虚拟镇 20005。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2年,惠阳市辖20个镇(淡水 马安 永湖 水口 横沥 矮陂 良井 平潭 沙田 霞涌 澳头 秋长 新圩 镇隆 沥林 潼湖 陈江 芦洲 芦岚 大岚),250个村委会、45个居委会。2003年,辖10个镇(淡水、永湖、良井、平潭、沙田、霞涌、澳头、秋长、新圩、镇隆)。截至2005年12月31日,辖4个街道(淡水、霞涌、澳头、秋长)、6个镇(永湖 良井 平潭 沙田 新圩 镇隆)。2006年4月28日,惠阳区淡水镇、秋长镇两镇举行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挂牌仪式。现在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原惠阳地区不是惠阳县也不是单单指惠州市.其实惠阳地区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广东省政府的派出机构,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因为其驻地设在当时的惠州府城设惠州桥西,惠阳县县城则位于惠州桥东所以称谓惠阳地区,它的功能是代表省政府行使职权,是省政府派出机构。惠阳地区不称作政府而是称作行政公署,其代表省政府管理的各县市都由省直管,各县市之间的关系为平行关系。惠州市是原惠阳县的中心镇,是原惠阳县的下级,1958年惠州镇从升格为县级惠州市与惠阳县的关系是平行关系。1989年惠州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与县级惠阳市的关系是代管关系。所属县市是:惠州市,博罗县,惠阳县(今惠州市惠阳区),东莞市,宝安(深圳市),紫金县,河源县(今河源市以及东源县),龙川县,海陆丰(今为汕尾市),连平州,和平县惠阳地区惠阳专区、惠阳地区 1956年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粤东行政区所属惠阳、河源、龙川、紫金、海丰、陆丰6县及粤中行政区所属博罗(驻博城镇)、宝安(驻深圳)、东莞(驻莞城镇)、增城、龙门5县。粤北行政区所属连平、和平2县划入惠阳专区。辖13县。1958年由惠阳县的惠州镇设惠州市,由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署驻惠州市。由惠阳县析置惠东县(驻平山镇)。惠阳专区辖1市、14县。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撤销惠州市,改设惠州镇,划归惠阳县管辖。将惠阳、惠东、增城、龙门、博罗、宝安、东莞7县划归佛山专区;海丰、紫金、陆丰3县划归汕头专区;连平、龙川、河源3县划归韶关专区。撤销和平县,并入连平县。1963年复设惠阳专区,专署驻惠阳县。原属佛山专区的惠阳(驻惠州镇)、博罗、宝安(驻深圳)、东莞、增城、龙门(驻龙城镇)6县,韶关专区的河源、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4县及汕头专区的紫金县(驻紫城镇)划入惠阳专区。辖11县。1964年由惠州镇复设惠州市,属惠阳专署领导。惠阳专区辖1市、11县。1965年恢复惠东县(驻平山镇,原惠东县划归佛山专区后于1959年撤销)。惠阳专区辖1市、12县。1970年惠阳专区改称惠阳地区,地区驻惠州市。辖惠州市及惠阳(驻惠州市)、博罗、龙门(驻龙城镇)、河源(驻源城镇)、连平(驻元善镇)、和平(驻阳明镇)、龙川(驻老隆镇)、紫金(驻紫城镇)、惠东(驻平山镇)、宝安(驻深圳镇)、东莞(驻莞城镇)、增城等12县。1975年将增城、龙门2县划归广州市领导。连平县驻地元善镇改为红阳镇;和平县驻地阳明镇改为东风镇。惠阳地区辖1市、10县。1979年撤销宝安县,改设深圳市,由省直辖。惠阳地区辖1市、9县。〔东江专区〕 1949年设东江专区,专署驻惠阳县。辖惠阳、博罗、增城、龙门、连平(驻元善镇)、河源、和平、龙川、紫金、海丰(驻海城镇)、陆丰(驻东海镇)等11县。1951年原属北江专区的新丰县划入东江专区。东江专区辖12县。1952年撤销东江专区,将惠阳、紫金、河源、龙川、海丰、陆丰6县划归粤东行政区;连平、和平、新丰3县划归粤北行政区;博罗、龙门、增城3县划归粤中行政区。惠阳名人邓承修邓承修(1841一1892),宇铁香,号伯讷,惠阳县淡水人。清道光二十一年生,光绪十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在家中病逝,年仅有五十二岁。咸丰十一年(1861年)举人。同治二年(1863年)官为援例捐郎中签分刑部,1869年补刑部四川司郎中,同治十二年(1873年)授浙江道监察御史,1874年充会试稽察磨勘官,内阁中书、八旗教习监试官。光绪二年(1876年),为河南道监察御史,转掌云南道监察御史。光绪十一年(1885年),官至鸿胪寺正卿等职,还在总理衙门参与外交机要工作。曾与翰林梁鼎芬友好问游,梁赠邓诗曰:“直声霞天下,贞肃出天性。”廖仲恺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国民党左派领袖。名恩煦,字仲恺。惠阳陈江镇鸭仔步人。1877年3月10日出生于美国旧金山。1893年归国。22岁时与何香凝结婚。1902年赴日本留学。期间结交有志青年,萌发反清革命思想。1903年结识孙中山。成为孙中山革命事业的积极追随者,协助孙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革命政策。[1]曾生曾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领导人。1910年生,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曾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选为广州市抗日学生联合会主席。193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中国共产党香港海员工委组织部部长、书记.叶 挺叶挺将军是我军创始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惠阳秋长镇周田村人,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生于一个贫苦农家。7岁读书,15岁入惠州府立中等盐业学校就读,16岁转入黄埔陆军小学,开始探求救国救民道路。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叶亚来叶亚来又称叶德来,叶德来是他担任甲必丹(当地最高掌权人)时用的名字,也有人称他叶来。1837年农历二月初八,叶亚来出生于现惠阳区秋长镇周田村。1854年,17岁的叶亚来被当成“契约华工”(即俗称的“猪仔”)卖到马六甲。另一说是,太平军兵败后,清廷实行血腥大屠杀,叶亚来就是为逃避清军剿杀而被迫逃至马来西亚谋生的。在由争夺锡矿利益引起的雪兰莪内战中,叶亚来三次光复吉隆坡。1873年至1880年间,叶亚来任吉隆坡地区行政首长,掌管吉隆坡政令,有“吉隆坡王”之称。邓铿邓铿(1886~1922),原名士元,字仲元。原籍嘉应(今梅县),7岁随父居惠阳淡水。9岁入学。少年就读于崇雅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广东将弁学堂第四期步科,秘密加入同盟会。次年任将弁学堂步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三年任广东新军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元年(1909)任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宣统二年参加广州新军及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出走香港。辛亥武昌起义后,在东江率民军起义响应,攻占淡水,旋与陈炯明等攻下惠州。民国元年(1912)任广东陆军第一混成协协统,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兼稽查局长,后改任都督府参谋长。民国2年授陆军中将衔,任琼崖镇守使兼民政长,后回省任都督府参谋长。以都督府参谋长资格,周旋于胡汉民、陈炯明之间。但一心一意追随孙中山。民国3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军务部副部长。民国5年5月,任中华革命军东江讨逆总司令,主持广东讨袁驱龙(济光)军事。击溃广州、惠州、东莞三面来犯之敌。民国6年夏参与组建粤军,任总部参谋长。民国7年粤军援闽,任右翼指挥官,连克闽西二十余县,进入漳洲。民国9年10月粤军回粤,仍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民国11年3月21日在广九火车站遇刺,23日逝世。邓一生追随孙中山,廉正不苟,疾恶如仇。任粤军参谋长时,多次缉获鸦片,其中一次缉获200多担。孙中山明令追赠陆军上将。《梅县志》有传。发展规划与科教卫生发展规划按照惠州滨海城市重要组团和建设现代石化数码及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后勤基地的定位,积极实施“一二三四五”发展战略,抓住撤市设区和中海壳牌石化项目全面动工“两个机遇”,推进发展思路、城市规划、产业布局和投资政策“四个调整优化”,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具体奋斗目标是:到 2007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1.62亿元,年均递增14.86%;工业增加值92.79亿元,年均递增16.49%;第一产业增加值9.75亿元,年均递增8 %;三大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为10∶60∶30,地方财政收入达6.26亿元,年均递增13.36 %;农民人均年收入5171元。科教文卫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均达100%,有线电视用户5.80万户。图书馆藏书量15.76万册。歌舞厅36家,网吧126家。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4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8个。卫生机构床位1424 张。卫生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971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34人,注册护士728人。年末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进一步实施,不断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和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运动,全民健身运动日趋活跃。全区共有中小学160所,在校生116078人。其中,小学136所,在校生65443人;初级中学20所,在校生25142人;完全中学4所,在校生25493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不含升至成人高中和其他学校学生)升学率91.3%;高中毕业生升学率88.1%。全年考入专科以上院校学生2867人,其中本科1334人。年末全区共有区属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机构4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机构15个,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2家。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72人。其中,高级职称278人,中级职称4154人,初级职称5640人。全年专利申请数189件,专利授权数97件。惠阳音乐惠阳流行的音乐,主要由大鼓、大钹、木鱼等打击乐器和短笛、二弦、三弦、胡琴等管弦乐器演奏。最具代表性的是“锣鼓柜”。“锣鼓柜”以笛声为主,分“子喉”、“平喉”,一 唱一和;以木鱼为指挥。8人组成一乐队。曲目多是“广东音乐”,粤剧唱腔。凡婚丧喜庆、迎神赛会等大场面,群众都喜欢这种演奏。清代,归善有音乐家李丹麟(自号浮琴客)、裘集裳(自号鹤峰箫客)。民国时期,惠阳有音乐家薛秀亭(自号西湖琴客)、音乐大师廖尚果、音乐教授廖辅叔。惠阳古迹一、古井惠阳有一古井,在淡水镇西南方的卢屋山脚下,相传始建于宋代。井平面呈不规则形,沙底,井栏用石构筑,长约8米,宽6米,深约1.8米。井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源源不绝,四 季常溢。因水清且淡,故名“淡水古井”。今之淡水镇亦因此而得名。相传某年大旱,一农夫戽水灌田。中午骄阳似火,其妻往田里送粥。途遇一蓬头垢面、步履艰难的老翁向她讨粥充饥。见他可怜,遂舀粥给他。老翁喝完粥后,递给妇人一节竹筒,转 身而去。农夫饥肠辘辘,正等粥喝,不料其妻只送来一节竹筒。听了妻子的叙述后,农夫大怒,将竹筒掷出数丈远,骂道:“此废物耳,何用之有”忽然,竹筒落下的地方,水声哗 然,泉水自竹筒源源不断地涌出。农夫这才知道老翁是仙人。人们因此在这里筑成此井。二、古墓惠阳现存古墓1座。在马安镇新乐村。据考古专家鉴定,此墓建于晋代。墓占地宽广,构筑雄伟。三、古建筑1、烽火台在霞涌镇东南1.5公里的烟墩岭上,面临大亚湾。相传建于明嘉靖年间,台用花岗岩构筑,呈圆台形,高2米,底面直径4米,顶面直径3米,出烟口直径1米。2、清泉寺在霞涌镇北一山沟间。今貌为砖木构筑,平面宽10.8米,深18米。传说寺后曾有清泉绕寺而流,终年不绝,故名。相传该寺建于明末。原寺内有尼姑,建国后还俗。“文化大革命” 期间该寺被毁。20世纪80年代,霞涌有善男信女若干,集资重建此寺。3、上排城堡在永湖镇上排村西1里处。平面呈长方形,长61米,宽41米,高4.8米,墙厚1.3米。四角筑长方形角楼,均为风化石垒砌。城墙隔3.6米处上下均有一孔,上孔内呈方形,外呈长方 形,下孔圆形,可作监视、射箭之用。东、南面各设一拱顶城门,青石条砌筑,高3.8米,宽2米,两侧设有栏杆。城崇林世居外西、南、北距城30米处有一护城河环绕,河宽20米,深10米,城 南有一吊桥,现已失落。据最早在当地定居的黄姓族人相传,其祖先于清顺治年间来此开基时,已有该堡。4、文笔塔在矮陂镇蔗布村。建于清代。相传自康熙之后,蔗布人中举者接二连三,文运大开,乡人为彰其迹,建塔纪念,故名。塔平面六角形,3层楼阁式青砖构筑,高14米。分3层,每层高 4.13。塔基边长2.3米,墙厚1米。北面开一门,高1.9米,宽1米,门柱用麻石条建造。塔身用砖叠涩出檐,檐角上翘。2、3层每面上部各辟1个小窗。塔顶为六角攒尖,上施覆 钵、琉璃宝珠组成塔刹。现塔腔原构已毁。5、崇林世居在镇隆镇大山下村。始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属客崇林世居家围堡式建筑,平面长方形,通面宽155米,通进深134米。正面分设3个大门,中门石砌,高3米,宽2米,上有“崇林世居” 石匾。左右两门距中门各47米。门前有一口池塘。围墙四隅建有角楼,楼平面方形,边长10米,高13米。中门后面有一牌坊,上刻“为善最乐”四字。堡内主祠为三进院落式布局,建 筑为硬山顶。中门两边墙上嵌有两方石碑,大小一致,高0.78米,宽0.5米,一为惠州知府关于调解争水事端的宣谕;一为大山下村叶姓族人自订的乡规。6、文昌庙在淡水镇猪行街。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平面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硬山顶,抬梁和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琉崇林世居璃瓦剪边。前殿面额15米,进深6米。 中有天井,宽6米,深5米,后殿高9米,面阔3间12米,进深3间12米。现存尚好。7、魁星阁在新圩镇约场墟内。平面呈长方形,宽10米,长13米,高11米,共3层。中间层东墙嵌有三方石碑,碑文阐述建阁原由、时间、经过及筹款数额。清嘉庆十八年(1813)兴工,光绪十 五年(1889)完工。8、盘古宫崇林世居在新圩镇约场毗邻东莞的白云嶂(海拔1060米,惠阳最高峰)上,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平面呈长方形,宽22米,深13米,高11米。分二进,进间有天井,第 一进为长方形厅堂;第二进横排3厅,每厅都有神座。右厅神座为盘古王、玉皇、药王;左厅为盘古姑、冯莲祖、张新姐;中厅为盘古婆。该宫毁修多次,原貌已失。民国17年(1928 )重修。“文革”期间罹毁。1980~1981年,一些善男信女筹资重建。9、祖庙在淡水镇祖庙街。始建年代不详,清初重建。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通面宽13米,通进深15米。主体建筑为硬山顶,白云嶂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正殿屋脊装饰有 双龙戏珠陶塑。相传祖庙是詹、李、戴三姓人家的墓地,后为避免纠纷建成此庙,有“祖庙在家第一雄”之称。10、碧潋楼在秋长镇周田老围村,三进、三门、四角楼,沿中线展开对称型构筑。通面宽135米,通进深120米,每进相距15米。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匾额为进士江逢辰 题写。据叶德来族人称,该楼乃叶德来捐银所建。四、遗迹1、湛怀德墓遗址在沥林镇沥林村西面的鹅岭山上。“文化大革命”期间,村人毁墓取砖用于修水利,今仅留遗址。墓长6米,宽4米,碑高2.8米。湛怀德,明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湛若水之祖。生 平事迹无考。2、叶梦龙墓遗址在良井镇楼阁乡牛草湖村北面的一座山腰上。墓分左右两室,白云嶂各长4米,宽2米,高1.2米。墓前100米处有一石龟,长1.2米。相传数千年前,从石龟至墓室有两行石人石马相对排列 。民国34年(1946),村人盗掘此墓。今仅存遗址。3、霞涌宝塔遗址在霞涌西南1000米处的海岛上。底平面直径5.5米,高40米,分5层。相传该塔可“镇邪”。塔建于明初,毁于1958年。今只留遗址。4、潼文塔遗址在潼湖镇中心的宝塔山上。建于清初,“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今仅存遗址。塔基直径5米,原塔高18米。相传塔附近为多雷区,人畜常遭雷击。建塔后,因塔白云嶂可避雷,雷害减少。 今军垦农场在塔基上建一亭,亭上竖避雷针,雷害甚少。5、永平村窑址在潼湖镇永平村东约2公里的石场路边,距东江约80米。因挖筑路基,暴露出5座圆拱形馒头窑。各窑相距1~2米,窑室高1.3~1.5米,宽1.1~1.2米。窑壁用黄色粗砂粘土筑成, 厚5厘米。在地面和窑穴中残存不少陶罐残片。采集的器物只有四耳罐一种,胎呈深灰色,陶质坚硬,卷唇短颈、平肩、鼓腹,整体造型显得体肥身矮,腹上部贴附四耳,器身有明显 的轮制凸棱弦纹,施淡褐色釉。从器物的造型及制法来看,该窑属唐代遗址。6、蚬口角遗址在潼湖镇广和墟潼湖卫生院前的一冲积台地上。遗址高于东江水面约3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东西长80~100米,南北宽约40米,属贝丘遗址类型,堆积厚约0.4米。采集的器物有 打制石斧、石锛,磨制石斧、夹砂细绳纹陶片和夹砂陶器座。磨制石器主要在刃部磨光,个别为通体加磨,器身留有较明显的打琢痕迹。器物的特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所发现的新石 器时代中期遗址接近,故该遗址年代距今约4000~6000年。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惠阳县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和史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7、焚船角与杀人崖民国27年(1938)10月,日寇占领三门岛,将过往三门岛的船只截住,拖到妈湾西面烧毁;把船上的人们赶到妈湾一崖上杀死。烧船之处,今名“焚船角”。杀人之处,叶挺故居今名“杀人崖 ”。五、名人旧居1、邓承修故居2、邓仲元故居3、叶挺故居六、革命旧址 烈士纪念碑1、惠阳县第二区行政委员会旧址2、惠宝人民抗日游击总队部旧址3、路东国事座谈会旧址4、路东抗日民主政府旧址5、路东农民抗敌同志总会旧址6、新桥战斗旧址7、廖仲恺先生纪念碑8、淡水革命烈士纪念碑9、大岭下革命烈士纪念碑10、芦洲革命烈士纪念碑11、牛郎径税务革命烈士纪念碑12、滩头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编辑本段惠阳风俗生活习俗1、居住本县居民多在小块平原上,或河(溪)边、山边建房,聚族而居。建筑形式则随时代不同而变异。较具代表性的是客家民居“围龙屋”。围龙屋较讲究地势,要求前低后高,坐向大多朝南。整体构建呈圆盘式,或方块式,中心处有天井、大厅。围龙屋的大堂、小堂、大门、小门、厨房、浴室等,布局都呈规则化。建国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独立门户的家庭多单独建屋,20世纪60~70年代多是建平房,80~90年代则较多建小楼房。2、饮食居民日常饮食,喜香、甜,好脆滑,一日三餐,以大米饭为主,辅以面、番薯、木薯、芋头、玉燕燕窝等。主食大米,制法有焖饭(俗称尽水饭)、蒸饭(俗称饭钵饭)、稀饭(俗称粥)。佐餐以素菜为主,肉类为辅。素菜除应时蔬菜外,还有腌晒萝卜、腌芥菜、豆豉、腌藠头及各种酱料。逢年过节,婚生喜庆则以酒、肉为主,青菜为辅。酒以米酒为主,肉多是鸡、鸭、鱼、牛、狗、猪肉。居民喜饮凉水,不分四季,以夏季为甚。做肉汤喜放入枸杞菜、狗肝菜等中草药。冬季喜吃狗肉。惠阳乡村逢年过节做粄,花样很多,常见的是发粄、萝卜粄、糍粑、粽子、河粉等。建国前,除较富裕人家外,居民一日三餐多吃稀饭、番薯饭,很少吃肉。建国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居民一日三餐基本吃干饭,多数家庭日日吃肉。3、服饰建国前,居民穿着多为棉质粗布、毛线、葛布、白竹布等,只有少数富豪官绅穿绫罗绸锦。妇女多穿右侧开襟的大“襟衫”,宽脚交头裤。男子一般穿开襟、七纽四袋的服装,宽脚交头裤;夏天穿短袖衬衫。幼儿多穿系带交襟衫。民国时期,较富裕人家穿花布、斜纹布衣服,平民百姓大多仍穿粗布衣服。较富裕人家,男子穿中山装、夏威夷装,女子穿旗袍。建国初期,线纱细布、棉绒布在惠阳城乡流行。至20世纪80年代,化纤布、混纺布、毛织品、涤棉布遍及城乡。20世纪50~80年代,男子多穿中山装、军干装,妇女穿小反领开襟装、西装裤。20世纪80年代,男人盛行西装、牛仔裤,女人穿西装裙、连衣裙。至20世纪90年代,女性服装男性化,如很多女人也穿牛仔裤、西装衫、西装裤。女性服饰花样越来越多,穿露肩、露背、V型领、直筒领服装的女性遍及城乡。建国前,居民夏秋出外多赤足,或穿草鞋,在家穿木屐;春、冬穿布鞋、草鞋。建国后,木屐逐渐被淘汰。至20世纪80年代,凉鞋、皮鞋、高跟鞋遍及城乡。至20世纪90年代,耳环、项链在女界流行。4、用具建国前,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大多很简陋,睡的多是木床,吃饭多用四方木桌(俗称八仙桌)、木制长条凳,炉灶大多用泥砖砌起,炊具大多是铁锅、铝锅,照明多用松油、茶油。建国后,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逐步改进。20世纪60~70年代,多用柴、草、木屑。20世纪80年代用煤炉。20世纪90年代用电饭煲、高压锅、煤气炉,不少人睡高低床、弹簧床。组合衣柜、洗衣机、缝纫机、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电冰箱、自行车、摩托车普遍被城乡家庭使用。礼仪习俗1、婚嫁建国前,惠阳县男女婚嫁多受封建礼教束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不能自主。婚嫁礼俗繁冗,有议婚、定婚、结婚3个程序。议婚。父母为子(女)选定门当户对的对象后,即央媒说亲。说合后,女方出具“年庚婚帖”给男方。男家受帖后,如在9天后平安,即请算命先生排“年庚八字”,如男女双方的“生肖五行”没有“相冲相克”,即认为合婚。尔后,男女双方家长相互上门“相亲”,如双方都同意婚事,则议定聘金、聘礼。定婚。男方家长出具红帖连同聘金、聘礼偕同媒人送到女家,女家写好回贴送回男家。换贴后,婚事即确定。有些地方聘礼中以槟榔多为贵,槟榔越多,表示越富有、显达、吉祥。结婚。男家择定结婚良辰吉日,通知女家。女家认可后,双方即可通知亲友。到期男家备齐酒礼随同花轿到女家。女家备齐嫁妆,按时辰送女出门上轿。到男家后,由一个夫健子多的“好命”妇人把新娘牵入洞房,新娘、新郎在洞房内举行“合卺”礼。尔后,男家即大摆筵席招待亲友。富裕人家迎亲,锣鼓唢呐吹打至晚。是夜,当地未婚青年男女可以进洞房戏谑新娘,叫“闹洞房”。婚后3天,新娘要回娘家省亲,叫“三朝回门”。结婚酒席、仪式随双方家境富贫而异,家境富裕者,则讲究排场,仪式繁琐;家境贫寒或近贫者,则仪式简单,酒席也简单。此外,还有抱童养媳、等郎妹、指腹为婚、重婚、纳妾以及换婚、转婚、骗婚等特殊的婚姻。童养媳。一些穷苦人家怕儿子长大后无钱娶老婆,便把别的穷苦人家的小女儿抱回家抚养做童养媳。但童养媳长大后往往被丈夫厌弃。等郎妹。一些穷苦人家尚未有儿子,便先给未来儿子买回1个小女孩做未来儿媳。待儿子出生、长大后,儿媳已人老珠黄,受丈夫厌弃。纳妾。富豪官绅除娶妻外,还可纳若干个年轻漂亮的“妾”,俗称“娶小老婆”。妾在社会上地位低下,受家人歧视,但拥有美貌受丈夫宠爱,致使众妻妾之间经常勾心斗角,矛盾重重。寡妇再婚。妇人遵从“从一而终”,丈夫死后不再婚。一些寡妇因被家人、族人出卖而再婚。寡妇再婚时,半夜送出,半路交接,不鸣炮,不举行婚礼。建国后,实行自由婚姻,包办婚姻、买卖婚姻被废止,抱童养媳、等郎妹、指腹为婚、纳妾均被禁止。但换婚、骗婚、转婚现象至20世纪90年代仍未绝迹。自由婚姻。未婚或离婚后的男女,经双方认识或经别人介绍相识后,逐步建立感情,进入恋爱阶段。如双方同意结合,则到民政机关登记结婚,领取结婚证书。尔后便可择吉日结婚。聘金聘礼从简。可女嫁男家,也可男到女家落户。结婚仪式、酒席一般从简。20世纪80~90年代,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聘金聘礼不断攀升,嫁妆日益高档,婚宴日益高级。2、生育妇女怀孕后,家里忌打钉、修补,忌在大门前方挖土。分娩后,外人不宜到产妇家串门,否则会染“秽气”。不知情者万一到了产妇家,产妇家必须让来人喝用姜煮过的酒,以姜酒“避秽”。从分娩当天起,1个月内产妇不宜出外,在家“坐月”。坐月期间天天喝姜酒,吃肉吃蛋。满月时要摆满月酒,请亲友来吃喝。该风俗自古沿习至今。3、庆寿人到60岁,俗称上寿。做下辈的,每到上辈上寿后逢一的年龄,即61岁,71岁……,都要为其祝寿,俗称“做生日”。做寿时,在外的子、女大都回来参加寿礼。外宾先送礼品,然后主人下贴邀请。寿礼一般为衣料、肉类、蛋制品、寿糕、寿酒、礼炮等物。拜寿时,厅中陈列果品、寿酒、寿饼等,灯火辉煌。寿者坐于厅堂正中,接受子孙礼拜。礼毕,摆酒席,吃长寿面。该风俗至今不变。4、乔迁新宅竣工后,宅主择吉日搬家入住,称“入新屋”,俗称“返新屋”。是日,由家中年岁最大者,率家人在爆竹声中进入新宅。入宅后,大摆酒席宴请亲友和建筑该宅的工匠。亲友均具礼道贺。礼品多为贺联、画镜、喜炮、热水瓶、面盆、瓷器、挂钟、沙发、收录机、电风扇、洗衣机等。5、丧葬建国前,居民逝世实行木棺土葬,仪式繁琐,一般有:初终。人死后,家中男女,哭泣哀号,移尸厅堂,置于灵床,以待殡殓。子孙在旁守灵。讣闻。发出讣告,分送亲友,告知入殓、出殡日期。入殓。入殓前,为死者穿寿衣(男双件,女单件)。入殓后,设灵位于厅堂。成服。大殓之后,在服的人各依服制分别成服(穿戴丧服)。开吊。出殡前,亲友前往吊唁,赠送布帛。送葬。幡旗、吹手前行,鼓乐哀鸣,4或8人抬棺柩,孝子捧灵主牌香炉跟随,家属、亲友尾随。停柩(寄厝)。棺柩送至墓地,掩埋棺柩。做七。人死后,第一个七日叫“头七”,丧者子女到坟前拜祭。以后每隔七天一祭,至第七个七日(叫“大七”)乃止。修墓。入土5~10年后,挖坟捡骨装于瓦坛,择地而葬,然后修墓。建国后,县人逝世后仍多用棺木土葬,但仪式逐渐简化。现一般为火葬。节日习俗1、春节春节,俗称“过年”,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节日。在乡下,到农历十二月十五日便做准备,俗称“入年价”。各家各户大搞卫生,室内室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出外谋生的人相继回乡,与家人团聚。大人小孩一一做、买新衣裳,新鞋新帽;一一理发。各家各户一一购买节日用品。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为送灶君上天奏事之日,家家户户在灶君神位前烧香、点烛,摆糖饼、茶果恭送,祈望灶君上天向玉皇大帝多说好话,代为本宅祈求赐福。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是廿九日),俗称“除夕”,各家各户贴门神、春联,宰鸡杀鸭,点烛烧香,祭拜天地祖宗。人人忌说不吉利的话。傍晚全家人吃团年饭。晚上全家人要洗澡,然后一一穿上新衣服,长辈给晚辈送“压岁钱”。家家户户点长明灯,点至年初三,日夜不熄。年初一(正月初一)零时(即除夕半夜十二点),各家各户大放鞭炮,迎接新年来临。凌晨,家家祭拜祖先。上午饭全家吃素,菜肴多为粉丝、红枣、腐竹、青菜等。当天忌送钱物给别人,忌向家人、外人讨钱物,忌骂人、打人,忌说不吉利话,忌打烂器物,忌扫地。年初二,家家户户开始宰杀三鸟。亲友、邻居串门贺年,给小辈们送“利是”(红包)。忌扫地、打人、骂人、说不吉利话。年初三,俗称“送穷日”。清早,家家户户将除夕以来的垃圾扫出门外。当天忌探亲访友。年初四,妇人纷纷回娘家探亲,可携儿女,可偕夫。年初五,叫“出年价”,新年的许多禁忌消失,人们开始春耕,出外谋生。但新年气氛犹存,家家户户仍大吃大喝,直至元宵节。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称“元宵节”,又叫灯节。自农历正月十三日至十六日每夜家家户户悬挂灯笼,燃放爆竹、烟花;各地祠堂、神庙门前结彩张灯,男男女女相聚嬉戏、竞猜灯谜。孩子们穿着新衣裳提着灯笼打着小鼓四处玩耍。凡上年生有男孩的人家,要举行“点灯”仪式,在祖屋厅堂悬挂灯笼,灯笼上写“新丁贵子”之类的吉祥字样。然后祭拜祖先,请客吃添丁酒。建国后该习俗逐渐消失。3、补天穿节正月二十日为惠阳民间补天穿节。该节始于何时无考。是日,人们做、吃补天穿饼。“补天饼”做法:先将糯米粉加水搅成糊状,舀进锅里煎成一个个软软的薄饼。用炒熟的白糖、芝麻、花生米、肉丝、虾米、萝卜丝、葱、蒜等作馅,卷成一个个厚饼。也有人煎成一个大薄饼,将馅全包进去,做成一个大厚饼。传说女娲补天后,尚有缝隙未补,做“补天饼”是帮女娲补好天隙,以此避免雨水过多造成水灾。4、清明节节日清早,各家各户大门门楣上插、挂柳条,用于避邪。然后各家各户做馅粄,款式多种多样。清明前七日至四月初八日,为春祭日,期间何日祭祀,各行其便。祭日上午,家家户户派人上山扫墓,俗称“拜山”,用三牲、果品、茶酒等祭拜。此俗沿习至今。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俗称“五月节”。是日家家户户裹粽子,分咸粽、甜粽;在门楣上挂菖薄、艾梗,备三牲祭祖。午后,男性青少年到河溪陂塘洗澡,据说当日河塘之水可治皮肤病。举行赛龙舟活动,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投江罹难。此俗沿袭至今,惟赛龙舟鲜见。6、七月十四农历七月十四日,俗称“鬼节”。以三牲祭拜祖先,在墓上烧纸钱、纸衣等安慰鬼魂。此俗沿袭至今。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节日食品以月饼、瓜果、花生为主。晚上月出时全家赏月,以月饼、瓜果、花生等为供品,烧香点烛拜月亮,祈求月神赐福。然后全家吃月饼、瓜果、橄榄、菱角等。有些地方男女云集唱山歌,热闹非凡。此俗沿袭至今。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民间有放风筝、登高的习俗。是日上午,许多人成群结队爬上高山,寓意是上山躲避灾难。有些地方人们上山扫墓,以三牲、果品、茶酒等祭祖,相似于清明“拜山”。9、冬至节冬至节,俗称“过冬”。民间有过冬大如年的说法,是日,家家户户吃汤圆,吃丰盛菜饭。圆子用糯米面搓成,有蛋型、球型,蛋型的如麻雀蛋般大小,圆型的如油柑子般大小。如在糯米面内加色料,则可搓成色圆子,多为玫瑰红色。圆子放在水里煮熟叫汤圆。在水里加糖为甜汤圆,加盐为咸汤圆。生产习俗1、农业惠阳农业以种粮食作物水稻为主,兼种甘薯、木薯、黄豆、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生产水稻,分早、晚两造。早造在惊蛰前后播种,谷雨前后插完秧,大暑前后收割。晚造在夏至前后播种,立秋前后插完秧,立冬前后收割。插秧时,男人驶牛、操犁耙,女人挑秧、插秧。收割时,男人用禾桶打禾、踩踏打禾机,女人持镰刀割禾。2、渔业建国前,男捕鱼,女织网,女人不许随船出海捕鱼。渔民以船为家,既崇拜海又惧怕海,出海前都要到附近神庙烧香点烛祭祀,祈求海神保护。民国时期,女人也可出海捕鱼。渔民仍以船为家。建国后,渔民上岸建房子。20世纪80~90年代,渔民变捕鱼为网箱养鱼,亦有许多渔民经商,不再捕鱼。至今,惠阳捕鱼人极少。禁忌惠阳县人禁忌颇多,多带迷信色彩。大年初一至初二忌扫地、倒垃圾、摔破家具,否则破财。年初一忌洗澡,否则不长命。年初一忌讲不吉利话,否则一年不吉利。农历初一、十五妇女忌洗头,否则亵渎神明。吃饭时忌用筷子敲击盘碗,因敲击盘碗是乞丐讨吃的手法。忌将筷子插在饭碗上,否则等同于祭祀。房间摆床忌正对上梁,因上梁有神,否则冒犯神明。床位不可直对房门,否则冒犯?神明。晾晒女人衣服忌横在行人道之上,若男人从女人裤子下走过,则不吉利。新娘上轿后,未至男家之前,忌下地,否则会再嫁;路人忌拦新娘轿,否则不长命。祝贺结婚、婴儿满月、入新宅、寿辰、年节探亲封红包,忌奇数;送粄、蛋,也忌奇数。家中有女人怀孕,忌打钉、开沟、修补、打灶,否则伤害胎神。亲戚之间同期有喜事,互不参加,免带走好运。凡家遇丧事,忌串门走访;当年忌贴春联,忌参加亲友喜事。忌砍伐上千年古树,因古树已成精,有灵。以上习俗,至今犹存。祭祀1、祭祖建国前,惠阳城乡各姓均建有祠堂,供奉本姓族祖宗。祠堂内有本姓祖宗“神牌”。逢年过节,或在特定的日子里,各姓隆重祭祀祖先。建国后,城乡各姓宗祠大多罹毁,祭祖活动消失。20世纪80~90年代,有些地方修葺或重建宗祠,祭祖活动随之恢复。2、祭墓祭墓,俗称“拜山”、“拜祖坟”,一般是在清明节前后或农历八月举行。有公墓和私墓之分。公墓由本姓或本房共祭。私墓由各家各户自祭。人们至墓地后,先将坟地周围杂草除净,用草坯或泥块压一些草纸在墓头、墓尾和墓旁,然后摆上祭品,焚香点烛,由年长尊者领着众人拜祭。此俗建国后一度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各地相继恢复。3、神祀建国前,归善(惠阳)县城有社稷坛、风云雷雨山川坛、城隍庙、关帝庙、文昌祠、野吏祠、景贤祠等20来处祠、坛,各地村庄均有神祠,处数无考。每年春秋二季,各神祠附近民众纷纷祭祀神祠。建国后,惠阳城乡神祠大多被拆除,未拆的都被改为他用。至20世纪80~90年代,不少地方修建神祠、神坛,庙宇香火复燃。封建迷信1、求神拜佛惠阳有很多人信神,其中多数是妇人。有人敬如来佛祖,有人敬观音娘娘,有人敬财神爷,有人敬田伯公,有人敬土地神,有人敬关公爷,等等。不少人家中设有神龛。凡信男善女,每逢初一、十五,或重大节日,或特别日子,必烧香点烛向神佛祈祷。建国后,寺庙、观、庵、神龛、神牌相继罹毁,迷信习俗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不少地方修葺寺庙、观、庵,求神拜佛活动随之恢复。2、算命求签惠阳有不少人迷信生死由命,贵贱在天,时常请算命先生算命。形式有“排八字”(按出生年月日时的天干、地支列出八字推断命运)、卜卦、看相等,从而预知人的寿命、财产、子媳、荣辱、吉凶等。求签与卜卦大同小异,求签者根据求得的签测度吉凶。建国后,算命求签曾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死灰复燃。3、看日课择吉惠阳民间嫁娶、丧葬、建新宅动工、立梁、入新宅、砌灶诸事都要请日课先生根据主人的生辰八字选择良辰吉日。该俗至今犹存。4、看风水惠阳民间建新宅、修坟墓大多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迷信者认为财丁兴衰均与宅地、坟地有关,因而不惜破费寻求风水宝地。此俗至今犹存。八、劣俗1、赌博建国前,县城及各圩镇设有赌馆,许多村庄设有赌摊,形式有压宝、打牌九等。迷赌者“三更穷,四更富,五更剩条大短裤”,不少人因赌博输钱卖田卖屋卖儿卖妻。建国后,赌博曾一度绝迹。至20世纪80~90年代,该劣习在各地复燃,政府屡禁不绝。2、吸毒建国前,不少人染上鸦片烟瘾。吸毒者面容憔悴,骨瘦嶙峋,不少人倾家荡产,沦为乞、盗。建国后,吸毒现象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吸毒死灰复燃,不少青少年染上毒瘾。过去吸鸦片,现在吸白粉、注射毒剂等。政府打击毒贩,送吸毒者进戒毒所,一些人戒毒后走上正路。但吸毒的青少年人数日益上升。3、宿娼建国前,惠阳城乡有零星暗娼,宿娼者不多。建国后,娼妓一度消失。至20世纪80~90年代沉渣泛起,暗娼在城乡各地出现,老百姓称之为“鸡”。不少“鸡”和宿娼者染上性病。政府多次打击,但暗娼仍未绝迹。惠阳客家探源在惠阳98%以上的本地人是客家人,客家人是一个勤劳、节俭却又有点封闭的群体,主要从事农耕。客家人起源于黄河流域,早在公元四世纪就开始了长期的移民。当时是为了逃避战乱和灾荒,后来是由于人口膨胀而不得不扩张地盘而移民。唐朝末年,当华北地区爆发黄巢的农民起义时,一群华北人迁徙到南方的福建和广东省。约在13世纪时进入广东。由于平原和三角洲地带已被别人占领,所以,他们只好定居在较为贫瘠的山区。其中一些人来到了惠阳,他们发现这里山水相宜,尤其是周围与世隔绝的山岭给了他们的安全感,于是定居下来。经过辛勤的耕耘,使这里成为适宜耕作的地方。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客家人一直遭受当地人的排挤和迫害。但不管走到哪里,客家人始终保持着他们的风俗和语言,保持其相对的族群独立性。甚至比现在的中原人保持更
招商热线:400-116-9096
投资指南

惠阳区基本概况惠州市惠阳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中下游。总面积1262平方千米。境内通行客家话,即惠阳话。总人口55.8万人。惠阳区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地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是一方投资的风水宝地。改革开放以来,惠阳坚持以发展为第一... 更多

投资惠阳
  • 工业用地

    工业用地

    立即咨询
  • 企业政策

    企业政策

    立即咨询
  • 厂房仓库

    厂房仓库

    立即咨询
  • 写字楼租售

    写字楼租售

    立即咨询
  • 资金扶持

    资金扶持

    立即咨询
  • 人才政策

    人才政策

    立即咨询
  • 进入小程序找园区
    友情链接:

    博罗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惠城区招商引资招商网    惠东县招商引资招商网    惠州产业扶持政策

    惠阳土地出租出售     惠阳厂房出租出售     惠阳仓库出租出售     惠阳写字楼出租出售

    惠阳招商引资服务平台

    ×

    您好,园区招商专员为您解答园区招商政策、工业用地、厂房招商等园区招商信息,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也可直接拨打400-116-9096,由专业招商人员为您解答!

    稍后再说

    马上咨询

    电话咨询
    400-116-9096

    客服咨询

  • 注册公司政策
  • 土地厂房咨询
  • 资金扶持咨询
  • 其他相关咨询